2024年是中山市治水攻坚冲刺的关键之年,推进城镇排水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成为深入打好水污染攻坚战的重要一环。这一举措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水生态安全,以及全面推进绿美中山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山公用下属的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排水公司”)作为市属国资国企,以服务大局、城市、产业和民生为己任,通过排水设施专业运维、智能化转型及内涝治理等多方面的努力,全方位提升中山城区排水服务保障能力,致力于打造“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治理的新标杆,为提升中山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聚焦管网“地下手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管网则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排水公司对城区管网进行了全面“地毯式体检”,累计完成管网检测400公里、修复44.9公里。特别是针对博爱七路与深中通道的重要接驳功能,排水公司集中力量攻坚,累计新建管网5.2公里,并采用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对51处管道进行了精准“微创手术”。
同时,为打通污水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排水公司正在有序开展沙溪镇存量排水管网检测与完善工程项目。目前,沙溪镇排水管网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港园、沙溪、象角等9条行政村的埋地管铺设工作也已全部完成,新建管道约99公里。该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将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通道,助力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质的飞跃。到目前,排水公司累计已完成排水管网普查2223公里、检测1391公里及修复194公里,城区污水收集处理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基本实现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推动排水设施管理专业化公司聚焦中心城区公共排水设施的日常运行养护、维修及排水保障服务等工作,逐步实现了从多头管理到排水“一张网”的转变。截至目前,排水公司已累计接收排水管网里程约2700公里,92座泵闸站。公司还编制了多项运维管理制度,推动“片区+网格”管理有效落地,大大提升了专业化养护水平和作业效率。今年,累计巡查管网14.5万公里,清疏管网5011公里,清理检查井17.2万个,33宗隐蔽工程验收案件及224宗排水户日常监管。同时以高效专业的排水服务,收到石岐街道城市建设和管理局、中山市博爱医院等8家单位赠送的锦旗,顺利护航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龙舟赛和中高考等重要活动。
泵闸站作为城市防涝的“超强心脏”,其检修维护工作尤为重要
排水公司采取24小时轮值和泵站三级巡检体系,确保泵站设备正常运行。在汛情期间,22座排涝泵站合计抽排时间超过1400小时,排洪量约2924万立方米,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致力于“智慧排水+”建设,打造不惧风雨的安全城市
中山市智慧排水平台在多项比赛中获奖,这些荣誉是对平台技术创新的肯定。城市内涝治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守护这条“地下生命线”需要一颗“智慧芯”。排水公司已成功安装调试了499套感知设备,并对57个泵闸站进行了自控改造,同时完成了4.2万户排水户和2675公里管网等基础数据的入库工作。通过整合管网设施、液位、河涌水位、雨量、水质等海量动静态数据,打造了排水多要素“一张图”,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动态更新,精准展示了排水管网的运行态势,使排水设施的运行状态能够第一时间被全面掌握。借助中山市智慧排水平台,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监测与调度、防汛防台预警指挥等工作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和智能。在紧急情况下,平台可以立即启动防汛抢险“直播”模式,确保调度中心的指挥人员与抢险现场的防汛队伍之间信息畅通无阻。在2024年汛期,排水公司启动防汛防台应急响应47次,指挥调度防汛抢险队伍15085人次和布防抢险车辆2707车次,同时组织工程力量完成7处积水点整治。这些努力使得积水点数量同比下降显著,内涝应急抢险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未来,中山公用排水公司将继续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提升城市排水数智化水平,深化“厂网一体化”项目建设与实践,在治水攻坚战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勇当排头兵。以更加出色的排水服务,全力打造“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治理的新样本。
(文章来源:中山公用)